2016-12-26

在嗡耷商場買砌圖

大學一年級那年的聖誕假是我人生第一個不用溫習的聖誕假,我的中小學都是假後考試。大一考試最後一科不巧特別遲,在尾二一科之後隔四五天才到它,大概在廿號廿一號。考完趁假期砌砌圖,忘記是冬至還是平安日,去某個好嗡耷的商場買,連畫框近一千元。

商場購物可以換取手工剪影,你說像嗎是有點像,但又看得出師傅只是把各種元素湊合,如一號額二號嘴戴眼鏡,眼鏡連款式也沒講究。

大砌圖掛在房一直沒動它,直到今年中裝修,拿下後裝修完無再掛回。斜斜的倚在牆邊,近中心的砌圖片大概會墜下掉出來,也不理了。畫框的表面膠片過四五年後變黃,現在看來很舊。

今年平安日想起買砌圖的事,便假設當年是平安日去買的,今年同一日再去走走。沒什麼好看,只是圓心願。

10 comments:

vvv said...

香港冬至食湯圓嗎?

砌圖的圖是甚麼?為甚麼揀了這幅,你對它有甚麼感覺?
日後離家讀書又歸來,執拾好幾遍,一直留著它的原因是甚麼?

剪影的材料是甚麼?以前台北公園擺攤剪影用的是一片黑色橡膠,軟而厚,使人影顯得有分量,不僅是二次元。通常為側影,所以我不太懂你說的這幅怎樣顯出眼鏡款式,側影看眼鏡可能只見大小吧?一般人沒機會看自己側面,所以像不像也只得旁人說了算。既然說像又不像,那麼你是會研究自己側面的吧。

查了嗡耷字義、讀音,很有意思。

列出你過年會扔掉的一年雜物。

kafailo said...

有吃湯圓的風俗。小時候自製,餡永遠是片糖小塊。大陸叫作紅糖,不知你們怎叫。長大才知兩件事:街上沒片糖湯圓的,和世上有其他餡料的湯圓。

剪影是很普通的黑色美勞紙,從不知有用橡膠製作。橡膠也用剪刀剪?側看眼鏡片和臉之間一小段距離可看出臂的粗幼,眼鏡款式還有鏡片大小、斜度、臂連接在鏡片的上下位置。我的剪影,眼鏡像是師傅年輕時流行的款式

拿破崙加冕圖,因為不想老是風景畫所以來點別的。砌圖主題經常是名畫,只因為不用版權費又不用找人畫,堂皇的大場面和家不搭配。好像是三千塊很大幅。買畫框時我喜歡鋁框,忘記是黑色還是銀色,店員和朋友都勸止,說木框才搭配,便買了木框。

留著因為掛上牆靜悄悄不影響拿取其他東西,所以從沒考慮移動。

記錄小事:牆近乎全白,畫昏黃,掛上牆後房間明顯地變暗。牆上釘個掛勾,其餘幾個沒用到,到現在還儲著。

很難會丟東西。放著不捨得丟,過多幾年它變得歷史感,更加不捨得。沒見很久而重新發現的東西很珍貴,執拾衣物見到大二或大三的學校活動T恤,全發黃,但由於只是存放沒使用,領口是新的一樣有彈性。現在穿著很高興。砌圖扁扁的好堆疊,一生的都沒丟過;模型不好收藏,展轉間全丟了。

我覺得簡陋的意思應該配低沉喃喃的讀音。嗡耷讀來嘹亮,像是光潔清明,不配。入聲倒很配合細小的意思,兩字皆入聲,如芭蕾舞足尖站。嘹亮開闊而急束結尾,是地圖的圓頭針。侷促也是兩字皆入聲,因為不嘹亮,和詞義配合得很。

vvv said...

一看不確定斷句,是「片糖」或一片「糖小塊」。查了片糖,驚訝是蔗糖。台灣在日治時是全球第三大糖產國,小島有四十二座糖廠,我卻沒看過片糖。見到網路圖片寫了蔗糖,無法認知,仍以為是觀光巴里島見到的熬椰糖。

橡膠也用剪刀剪。短而銳利的鐵鉤柄剪刀。五公分大小的人像。
鏤出眼鏡款式,功夫很細啊。在台灣通常脫下眼鏡才給人剪像。

小時,客廳貼著月曆撕下的各種歐洲名畫海報,也有拿破崙加冕圖。過年似的,一屋子人。書上讀到拿破崙從教宗手中搶過皇冠,戴在自己頭上。小時不明白此舉多麼石破天驚,只見拿破崙白裡透紅、皮光肉滑很像哪個經商的伯父,最近喝酒應酬多,沒空打球,手臂有些肥了。

「掛上牆後房間明顯地變暗」令人拍案叫絕。似乎畫中光線照進了現實房間。

模型是鋼彈或飛機坦克呢。

其實我不知道平上去入,所以也查了下,仍然和讀書時一樣弄不清。香港學粵語或普通話都是標平上去入的嗎。

kafailo said...

「在台灣通常脫下眼鏡才給人剪像」,不得了,剪影攤常見的嗎?我一生見過最多三次。

模型有一隻魔蟹。

香港學粵語不教拼音和聲調。

vvv said...

不常見。我覺得剪影很有意思,但其實台灣連街頭肖像畫家攤子都不常見。

叮噹馬頭,假設由賽馬兩馬追齊而來,叮噹是齊、平之意?
我未想過多啦A夢港譯「叮噹」一字有原意,在台灣只是鏗鏘狀聲詞。想想最佳拍檔歌詞「你名叫叮噹」,那是甚麼意思?

kafailo said...

叮噹馬頭起源,沒聽過此說法,不知真偽。

按門鐘聲習慣形容為叮噹,噹字這裏有人如我會讀低音一點

因為「你名叫叮噹……我名叫King Kong」,押韻所以最佳拍檔。

vvv said...

台灣叫門鈴,一直認為小的叫鈴,大的叫鐘。
那廟嘴廟洩是甚麼?

kafailo said...

藐嘴藐舌0:10 - 0:20

vvv said...


猩猩人
1915-16年,法國軍官在加彭森林射殺了銀背大猩猩,兩歲大的幼兒猩猩被送到倫敦,經由動物商人、百貨公司,賣給年輕的愛麗絲康寧漢和魯伯特佩尼姑姪,取名約翰,住在他們家中。因為他獨自過夜會整晚尖叫,百貨公司店員告訴他們,只要店員準備下班,約翰就會一直哭。愛麗絲覺得約翰不長胖、病懨懨,就是因為怕晚上,所以在魯伯特房間隔壁擺了約翰的床。於是,約翰不叫了,開始長大。

愛麗絲教他梳頭、使叉、用杯喝水、用水龍頭、開門,六週他就學會。

大猩猩三歲斷奶,約翰總想喝奶,用爐火熱過、很多很多的牛奶。喜歡果凍,尤其新鮮的檸檬果凍。要是沒坐上幾小時,他就不吃東西,但總會吃玫瑰。玫瑰越美,他越愛吃。但枯的不吃。

約翰喜歡客人,看到新面孔時特別興奮,到門口問候,牽起客人的手,帶他們在房裡繞圈圈。

他喜歡閉著眼睛跑來跑去,撞倒桌椅。

他最喜歡把垃圾桶的東西,一樣一樣,擺滿一地。叫他收一收,他就會滿臉無趣,撿起來放回垃圾桶。

一天下午愛麗絲換上淺色洋裝外出,約翰如常跳上她的膝蓋。愛麗絲怕弄髒裙子,推開,說不行。約翰躺在地上哭了一分鐘,四下張望,撿起一張報紙鋪在愛麗絲膝上,然後跳上去穩穩坐好。愛麗絲裙子被油墨弄髒了,但她驚喜約翰的辦法。

當時人們以為猩猩抓來也養不活,因為「本性野蠻又無情」。

愛麗絲不教約翰耍把戲,也沒有籠子鎖鏈。別人總想體罰約翰,但愛麗絲覺得應付他的唯一方法,是告訴約翰他很調皮,推開他。約翰會後悔,邊滾邊哭,抓著她的腳踝,把頭靠在她腳上。

一起搭火車回鄉下小屋,約翰喜歡花園、森林,怕開放的牧地。怕牛羊,但喜歡幼小的牛羊。他們會去逛倫敦動物園,遊客見到約翰,都很驚奇。

約翰長大會有一百三十公斤,不能再出社會走動。於是佛州一個私人花園派人來買下約翰,說可以贍養天年。

買主其實是紐約的馬戲團,約翰被送進了舊麥迪遜花園一座寒冷透風的塔樓展覽。身心衰弱,坐在角落不動,從觀眾中找尋熟人,只有和他從英國同來的仲介出現時,約翰才從柵欄伸出手指握握他。

愛麗絲得知真相,搭汽船趕到紐約。但約翰到紐約三週就已死了,只那三週馬戲團就賺了回本。死前幾週,約翰絕食,蜷縮在鐵床上,用毯子蓋住臉,不看圍觀的人群。馬戲團演員的妻子開始陪他,用手溫暖他的額頭,但太遲了。

不久,愛麗絲買了一隻大猩猩寶寶。協議馬戲團有權展覽他,但愛麗絲會跟他形影不離。他們一起搭火車、坐船到紐約,一起住在飯店,去飯店屋頂做運動,去馬戲團上班,搭計程車下班。

kafailo said...

婆羅洲猩猩住得近,可去看。印尼有地方旅客沿河住,對岸牠們住,從旅館望過去見到牠們在樹上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