冰箱=雪櫃
冰淇淋=雪糕
霜淇淋=軟雪糕
甜筒=甜筒
冰棒=雪條
冰塊=冰
果汁冰包住雪糕的雪條仍然叫雪條,反正有根棒讓人拿著的、凍凍的,就是雪條;雪糕筒只指甜筒的餅筒不連雪糕;整件電器叫雪櫃,其中攝氏零下那層叫冰箱,零上那層叫下格。
雪是動詞,放東西進雪櫃叫雪吓佢;冰不是,冰鎮才是動詞,不能說冰吓佢。
我認為把東西稱為雪的確是因為它鬆軟。雪糕融化後再冷藏會變冰塊,可說雪糕變咗冰,證明雪冰之別。
關於鬆軟,雪條一詞明顯不符命名邏輯。果汁雪條明明是硬硬的一整塊冰。碎冰如刨冰、思樂冰,上一代叫做雪,現代不再這樣。只可說食刨冰,說食冰就是一顆顆冰塊放進口。是有紅豆雪條和綠豆雪條的,絶不是雪糕。
麻糬叫糯米糍,廠商發明用米皮包住雪糕,改名叫雪米糍。名字改得好,三個字都符合外觀觸感口感。無提及個軟字,但看上去温厚柔軟。類似的手法應用到月餅,這家廠商改個名叫冰皮月餅,就是壞名。名字看上去菱角分明,連帶個皮字也變得脆薄。雪字也可以使人覺得温軟,我想像不到冰字如何温軟。
小學老師常說雪和冰不同要搞清楚,不然會被人笑。要寫冰淇淋別寫雪糕,可是冰淇淋沒有雪糕二字的意象。雪糕即使是錯譯,畢竟二字都意譯。冰淇淋一邊意譯一邊音譯,好怪。還有叫冰激凌的,簡直劍拔弩張。
8 comments:
好多驚奇
思樂冰=雪泥=冰沙
牛奶鉋花就是雪花冰
再用電鑽攪拌就是綿綿冰
兩半威化餅殼,填雲呢拿雪糕,叫雪堡
雪米糍=雪餅
感受到取名的學問
小時看港報,迷戀賽馬名字的花俏匪夷所思
像古代中國貓經,或日本錦鯉、茶花的品種名號
「要寫冰淇淋別寫雪糕」似乎粵語已受普通話入侵
我還想知稱謂職業婦女,是否miss=姑娘,或者姑娘專指護士、教師
現還這樣說嗎
雪花冰和綿綿冰,現在才知有別。
雪堡在香港曾有,叫雪糕磚,已經失傳。
雪餅完全想不到,我只知旺仔雪餅。
龍應台考證洋紫荊,而植物學家指出三種花在中港台的名字輪流轉。
為甚麼小孩會看外地報紙?
粵語已受普通話入侵,是的,但要寫冰淇淋是早在和大陸無交集,全民無人懂普通話的年代。
職業婦女是否miss,難說。售貨員,特別是賣衣服的,對所有女性都叫miss(要唸「搣匙」)。在學校女老師是miss(也唸「搣匙」,但連姓氏稱呼Miss Chan又要唸回正音)。
姑娘,除了在古裝劇,只有一個意思=護士。看似上一代用語,但現在仍然無過時感。護士自己也對病人說「有嘢就叫姑娘來」。「姑娘仔」就完全不是護士,是舊式調戲語。
認錯。雪糕磚台灣也曾有,但我以為叫雪堡的,大致是模仿雪糕鯛魚燒的東西,一查實際叫漢堡。
這頁「冰角」,約是「冰塊」台語。台語稱泥磚屋為土角厝,推論台語稱冰塊為冰磚。
前次談起洋紫荊異名時,查到網上三地名稱的表格,猜想過傳播順序決定命名邏輯。以為很易查到,不知是否冷知識因龍應台誤會而成名翻生。
於眾人下班後跑到親戚貿易公司玩,趴在玻璃墊鐵桌上假裝批公文,讀航空版報紙。
無人懂普通話的年代!何等美好。
讀如「搣匙」者,雖寫作miss,顯然已是粵語中的外來語,不是英語。
我猜護士是女子近代除僕傭保母廚子洗衣裁縫等泛家庭勞務外,初生的受雇職業,打字員之類還在其後。始見護士時仍流行姑娘一詞,意外定著,留下古稱。問,修女有稱姑娘嗎。
早年台灣流行曲裡盛產姑娘,一查是中國文人作品。
在香港對著陌生途人,怎樣稱呼對方,用親戚稱謂,或先生小姐。中國流行語自稱哥、姐,想是受韓劇影響,放眼所有人全以親戚稱之。港報慣稱x姓男子「x生」,究竟是像西廂記稱張生那樣的古語,或台灣口語也常將「x先生」縮成x先。
龍應台事件,我一定是之前寫過,又重覆報導了。
無人懂普通話的年代,那時第一代北上藝人在香港電視節目玩講普通話遊戲,觀眾真是很普通的也不會講。我(可能又講過)大一時,左和右其中一個字不會念。昨晚在公園又聽到小孩之間講普通話,那麼容易找到普通話玩伴,想查探現在學校裏的族群分佈。
大修正:社工也稱姑娘,某些社區服務中心的職員也稱姑娘。修女不稱姑娘,但為何天主教活動中會出現姑娘,不得而知。這家學校把不在學校體制的都叫姑娘,不知是否現行常態。
是先生小姐,可叫阿生阿姐,不能單字生姐。口語看來有個大原則,要將單字人名變雙字,阿華阿Paul阿May。連姓氏就x先生x小姐,多數簡稱x生。扮熟可稱對方x哥x姐,能自稱x哥x姐的已經很熟。
洋紫荊舊話重提是好事,因每次重提都有不同。
普通話入侵一事,我前曾提過「方言不是同文」,漢字只是漢語系統配套,並非香港語產物。
現知香港粵語許多有音無字,用自造漢字、英文拼音,自創香港字,因為語文自古就獨立於漢文化。等於台灣借漢字讀音來寫南島語系的原住民語,又如歷史上無數次異族漢化。
中國人慨嘆一水之隔,與台灣生活截然不同。其實若中華帝國未統一,數百小國仍各據獨特語言文化。
族群分布。先前行山到沙田,告示牌介紹數十年間人口幾乎翻倍,由4百萬增至7百萬。當時好奇第一代移民比例,現查2014年年中至2015年年中「香港居民淨遷移人數(即移入減移出)爲淨移入38800人。出生62600人,而單程證持有人移入37800人」,是否說明該年中國移入香港人口約為4-10萬。
該校的女性職工,如輔導主任、駐校教育心理學家、駐校言語治療師已婚,是否還稱姑娘?終生稱姑娘?
那香港會有人自稱「小弟」、「小妹」如何如何嗎。
看電影《十面埋伏》章子怡角色名叫小妹,對話凡章子怡說「我」、金城武稱「你」,皆小妹代之,陌生人喊著比實情親熱,聽來滑稽,或是她角色本人就叫人尷尬。然而亦舒書裡也說舊時代有人名叫小妹,老太太人稱小妹姐,亦舒很喜歡。
近十年都是每年出生五至七萬,單程證移入三至五萬。當年非中國移入豈非38800-37800=1000人?又似乎太少。一直都知單程證移入很多人,查完才知幾近出生。今晚又遇到小孩在街唱普通話兒歌。
姑娘稱謂與結婚與否無關。在稱為姑娘的崗位的老人很少,我想像真有時,叫她姑娘也不難為情。
小弟限於戲謔,如受人恩惠,「請受小弟一拜」。小妹絶迹。
稱以人名而不用你我,台灣較多吧?水扁甚麼甚麼。而台灣較多,可能也沿自日本較多吧?
我驚訝單程證名額每年5萬5千個,竟沒用足嗎,但已夠驚人了。
不知是否移出人數敏感,政府選擇公佈的數字故意令人湊不出。
37800+非中國移入人口=總移出人數+38800
僅知 非中國移入人口=總移出人數+1000
有兩個未知數,所以無法得解。
查「香港人口外移」,見論文說新來港人士佔總人口,1991年2.6%,1996年2.7%,2001年4%。但無新來港人士定義,是來港幾年內算新。
又有很多複雜因素,難以估算。
1.每年2萬餘男性在中國結婚生子,來回兩地。台灣早已如此。
2.1987-1996年,外移50萬人,後大量回流,顯示取得外國籍,但數量不明。入境事務處稱,擁外國籍的香港永久居民約29萬人,隨時出入。台灣也是。
不知這些港人是否計為外國移入呢。
看來姑娘已無原意,是稱職業婦女了。
台灣年長顧客喚年輕服務員,一度稱小弟小妹,職銜也說「我在某店當小弟/小妹」。基層青少年、青年,職稱如跑腿小弟,打雜小妹,泊車小弟,洗頭小妹,資深者呼喚時不說跑腿的,打雜的,而稱其小弟小妹,已算尊重。當然現已不以此為尊重,稱第三人都稱快遞先生、總機小姐,當面只稱先生小姐了。
香港課本不讀古文吧?以人名自稱,是中國的上等人跪著講話的姿態,可視同以「不才」代「我」。
維基百科:「《禮記·檀弓》說法,在人成年後,需要受到社會的尊重,同輩人直呼其名會顯得不恭;於是需要取一個字,用來在社會上與別人交往時使用,以示相互尊重。因此,古人在成年以後,名字只供長輩恩師和自己稱呼,自稱其名表示謙遜,而字才是用來供社會上的人彼此稱呼的。」
選舉一到,這種皇帝對人民假扮恭敬的修辭特別多,特別噁心。我不討厭陳水扁,討厭他學足中國猴戲。香港人沒被古文洗腦,太好了。
職業婦女:怕你誤會,強調一下,是只稱某些職業的婦女。
Post a Comment