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sorted by relevance for query 原來. Sort by date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sorted by relevance for query 原來. Sort by date Show all posts

2007-01-21

連形容詞也要隨時態而變

昨晚發現了一些東西,很震撼:原來在日文,連形容詞也要隨時態而變(暑いです∕暑かったです)。這個當然不是甚麼曠世的發現,但我覺得﹐太神奇了。

初學法文時,知道很多詞要隨名詞的gender和單眾數而變(agreement),覺得很可怕﹕世界上怎麼可以有這麼麻煩的語言。後來習慣了,也用得自然,雖然經常錯。但昨晚這東西,真是意想不到—原來有人這樣看這個世界;原來世界是可以這樣看的。

原來

愛用「原來」這個詞。是從不知道到知道的那個突然的過程,仿彿地上有條界線,不為意,一步跨過了才見到:噢﹐世界竟然有這麼的一邊,原來這邊跟那邊是不同的。一下子就跨過了,從此你就在線的這邊,回不去了—知道了就是知道了,不可能返回不知道的狀態,最多只有忘記。

現在的你和剛才不一樣了,從此你看這個世界,可以用不一樣的視角。多些使用這個詞,可以讓自己相信—至少以為—世界很大。

2006-05-04

觀塘機場

受【R計劃之平機票】鼓勵﹐上網看看西班牙出發的機票的價錢。到了Terminal A﹐估計是西班牙的旅遊公司。它可以選擇的出發地和目的地﹐不是網站預設的幾個熱門地方﹐而是全世界的機場﹗但看看它列出香港的機場﹐竟有Kwun Tong (KTZ), Kwun Tong HK。把新舊機場當作兩個機場可以理解﹐但啟德甚麼時候被叫作觀塘機場﹖更神奇的是﹐這個觀塘機場連編號都有﹐是KTZ﹗可惜總找不到有關航班。

【後記:寫於2006年5月8日】
原來不盡是TerminalA的錯。上google搜尋airport code,第一個結果是www.world-airport-codes.com。名字好像很權威吧﹐讓人有可以放心的感覺。它列出觀塘機場的資料﹕【Airport Code: KTZ / Longitude: 114° 13’ 0” E / Latitude: 22° 19’ 0” N】。很專業啊。

我想向這個網站報告觀塘機場不存在﹐可是它只容許更改Incorrect Details和Click here to Add a New Airport﹐就是沒辦法取消一個不存在的機場。

這個網站還問人「Have you visited Kwun Tong Airport recently?」。快去寫寫你的經歷。

還不只﹐原來香港有五個機場呢。

2006-04-13

借碟後記

柏林穹蒼下》名字早聽過﹐倒是前幾天才看。今天為着替前幾天的文章加上連結﹐讀到對《柏》的評論﹐才知道《天使之城(City of Angels)》是以它作藍本的。兩片都在說一個天使愛上了凡人而下凡好和她一起生活﹐《City》印象中是一部愛情片﹐而《柏》充滿着濃厚的人文關懷。天使聽到凡人心裏的聲音。地鐵車廂裏坐滿人﹐沒有人開口說話﹐天使聽到個個的心原來煩躁寂寞至此。見到絕望的人﹐天使會輕輕地摟着他的肩。圖書館裏有很多天使守護着在讀書的人。天使之間交換一個眼神﹐點點頭﹐是啊﹐我跟你一樣﹐在聆聽人們的內心。眾多天使在圖書館多麼溫暖﹐多麼幸福。

至於《Medea》﹐原來不是Lars von Trier的新作﹐而是1987/88年的作品。我想我把它和《Manderlay》搞亂了。

technorati tag: film

2016-05-11

七天全留在台南之一,沒吃過剉冰

2016年05月11日(三) 微雨

因為知道自己從起床到出門要弄很久,所以預留特多時間。坐小巴去地鐵站,機場巴士站有三四個人在等,即是說前一班車並非剛走。可是等了十幾分鐘車才到,以前算得準時往往可以只等五分鐘。可能因為總站搬遠了,從總站到此站車程不好算。

用自助報到機器,機器說無我的資料。去有職員的櫃位問,她問我有否在網上報到。原來如此,要在網上報到再在機器自助列印登機證。我說沒有啊,她叫我去排隊,這時我已有要去排隊的打算,隨口問她無寄倉行字有沒有特別櫃位辦理。她站起來看了看那條長人龍,便幫我即時辦理,叫我下次要去排隊啊。我心想賺到了。

網站已寫明報到時必須出示用於買機票的信用卡,否則要再付款然後辦手續退回。果然要查看,好在有帶。有時明知帶夠錢,會不帶信用卡,少帶一件便少一件弄丟。現金也是少帶的好,這次卻帶的超多。港幣兌台幣,明知連在香港滙率最好的百年也比不上在台灣兌好,便沒有在香港兌。帶上了幾千港元以便想在台兌錢用。

可是我又知用提款卡滙率又比在台灣兌現金好,只是每次領會扣除手續費,所以一次要領得多才好。一次領多少才比得上在台灣兌現金呢?網上分析說台幣一萬,領兩萬(是台灣提款機的上限)可以大賺。我才去七天,用不了兩萬。手上有台幣現金2700元,應該也無需領一萬。心裏盤算著究竟應該兌現金還是提款,因為反正帶了現金,要是還提款,豈不是帶著太多現金?VisaCard有網頁查詢過去(非即日)的簽賬滙率,可是我用MasterCard,找過很久,沒有這樣的網頁。提款滙率應該等於簽賬滙率,還不用那2.5-3%外幣簽賬手續費。上機時抄下昨天的VisaCard滙率,和台灣兆豐國際昨天的現金兌換率。這次用不了多少錢,滙率差帶來的實際差別一定不多,只是很想知道究竟各種方法差多少,因為台灣是很有可能常去的。

已準備透明可封口膠袋裝著所有(只是浴露和牙膏)液體,過X光時沒叫我拿出來。記得之前香港機場也對液體寬鬆處理。回程時甚至忘記裝在透明膠袋內,也順利過高雄機場X光。帶了兩部手機和兩塊行動電源,一部相機和備用電池,在想會不會太多電池被扣查。過X光時我的行李的確給看得久一點,也沒問話便放行。回程時我的行李和其他人的一樣快捷地通過。

過完海關去用空瓶裝水。雖然機上有餐飲,還是自己帶一點想喝一口就一口。未能免俗,也為了訓練自己多點取出相機來用,拍一下登機閘牌,卻拍得半邊臉。香港小學生團到達登機閘,現在小學生也有遊學團,貧窮家庭不知怎應付。


這班平日早機只坐不到一半滿,我等到機門關上後才拍,證明乘客就是這麼多。我只拍前面,後面也一樣空。我旁座也沒人,開心。回程的旁座的乘客就壞透了,臂全擱在兩座共用的扶手還叉過來,我要避開它,腿又伸過來。本身入閘便遲了,上機後機師廣播說香港航空管制還要等半小時。實際起飛時間遲了一小時。那次坐國泰去北京說天氣關係整班機的乘客給塞到下一班機,實際可能只是這班機乘客太少它索性少飛一班。自此我就不相信延遲的理由。

負責另一條通道的空姐笑得很用力,沒有令人不快只是令人覺得她辛苦。令乘客困擾也要扣小分。回程也遇到她。吃的是豬扒長麵包,利是芝士餅,一瓶水,全裝在手抽紙袋內。豬扒包還算好味。以為航程太短就是吃這些的了,回程是晚上卻提供正常餐盤和一般常見的熱食。其實有點想喝茶,經過時卻沒有開口叫。瓶裝水是特小瓶Bonaqua,Bonaqua的蓋設計不好,易意外鬆開,所以先不要開它。由於台灣到哪裏都有得裝飲用水,住宿處也有,結果這瓶水到最後一天下午才開。

起飛時間遲一小時,到達時間只遲半小時?我是否算錯呢?下機在空橋拍一張照,毫不特別,只是訓練自己多點拍照,地濕濕天氣不好,遠處是85大樓吧。通道亮麗,樓底這麼矮。



入境要紀錄樣貌和雙手食指指紋。沒寄倉行李離開得快。過了海關仍在禁區內有兌換店。走出禁區,很少人。入境大廳有旅遊資料架、有職員的旅客中心兼台灣大哥大、星巴克、兌換店、全家便利店、ATM、中華電信。先去資料架看看,只有南台灣一份想拿,改去旅客中心,剛講完「高雄和台南市的」,還未講「地圖」,職員已轉去身後拿。這時電訊商櫃枱還沒有幾個人,因為要取寄倉行李的人還沒出來。

在入境大廳的兌換店明明和在禁區的是同一家,滙率卻相差一點點,外面是4.044,裏面忘了是不是4.041。最終明知提10000元是太多,也照樣提。不帶港幣只靠提款也是有危險的,萬一戶口失靈提不到怎辦?以下是當天各種滙率,可見提款比現金兌換好2.5%:
  • 4.044  =  兆豐國際在機場兌換店
  • 4.14    =  google
  • 4.19    =  Visa網頁
  • 4.033  =  百年
  • 4.18    =  MasterCard提款,未計每次手續費HKD20
  • 4.15    =  MasterCard提款TWD10000,扣除每次手續費HKD20
提完款去全家替悠遊卡加值500元,我拿著卡說要加值,怕職員聽不懂。我把卡給職員,職員叫我往機器拍卡就好,但一排好多台卡機我不知哪台才是悠遊卡的。全家有軟雪糕(霜淇淋)賣,35-45元。沒吃,心想慢慢來,最終全個旅程都沒吃。看人家的照片覺得美味又大杯。而且並非所有全家都有得賣,現在覺得走寶。

這時電訊商櫃枱人龍變得長。笨了,反正出發時手上已有二千幾元,應該先去電信商。如今只好慢慢排隊。計日型方案,中華電信和大哥大都一樣。可是我知道7日吃到飽400元,但1GB計量型只需買張300預付卡,用其中180元買1GB,剩120通話費。我不知道的是這些專櫃有沒有賣計量型,因為看板都只展示計日型。問一下原來也有賣,那麼就是販商故意不展示低價的方案。手機背蓋好難打開。櫃枱超忙,我有問題也不好意思問,是馬上開通了1GB沒有?不一會收到短訊指已開通,就不用找職員問。

完成後去搭捷運,經過雪櫃一樣大的裝水機。之後知道很多地方都有這樣的裝置。由入境大廳去捷運站竟然要經過一小段有蓋的室外通道。地下的捷運站就不可以伸延一點去機場嗎?回程時從捷運站走,見到是有這段伸延的。那為什麼入境大廳的指示牌叫人走這段室外通道呢?室外通道上有三幾個的士司機在等。一個旅客也沒有。

高雄捷運不能用悠遊卡,又是一個意外。去高雄火車站會經過美麗島站,由於不是在美麗島站轉車,所以先不用特意下車去看穹頂。之後總會有機會在美麗島站轉車的,到時看。捷運站和火車站之間竟然又要走一段室外路面,還要沒蓋,而且這時下小雨。全個旅程中唯一用過雨傘就在此。以高雄來說,火車站規模算小,也許因為班次也沒有很頻繁。上到二樓只見自助售票機,老舊的按鈕款式。一時不知該坐那班。有個老人在機器前猶豫,這時出現一個女生教他買票。我趁機也問她,好在問一問,不然會錯搭只去到新左營的班次。但她其實是車站義工還是老人的親人呢?

買完票有剩十幾分鐘,到處看看,不過也沒有好看的。有間紙箱王,又叫自已要拍一拍照。一天後這個多拍照的訓練已經忘記要做。紙箱王的產品意外地低質,幾百元的巴黎鐵塔歪歪的。還有一點時間趕快下去地面的旅客中心自看,拿了旗津和哈馬星巴士的小冊子。問職員哈馬星是否一天無限上下那種,看得出她聽得皺眉頭。


拿著紙質小票,一時不知怎樣入閘。因為票上寫著勿近磁性,一時以為它和捷運票一樣是用感應的,原來要插入票。我拿著票向閘口的職員示意是否這樣插入票。通往月台的天橋,沒什麼特色。乘客比今早的班機更少,一個人可以霸佔十個座位。開車後不忘查看指南針,是往北走沒搭錯車。



很快到台南,不論實際時間或觀感都快過荃灣出九龍。現在回看照片,發覺月台好整潔。是香港倒退了還是台灣進步了?我第一次去台灣(台北),記得驚訝其髒亂。之後坐過幾次火車,都覺得月台不怎麼樣。在月台座位打電話去問住宿,這裏有廣播又有車經過的擎窮擎窮聲,心裏就害怕電話聽不清楚。打去勞工育樂中心,單人房550元,價格之低早有訂不到的準備,果然無房。這通電話聽得順利沒有聽不懂。再打去另一家,問有無床位,主人先回我有呀才問我哪天入住,可見沒有爆滿。我說我在台南火車站馬上就到,她說她會發短訊給我,便掛線。站內有漂書架,看來沒人用。出了車站又有旅客中心,拿了台灣好行88和99線的小冊子。職員告知班次很少,99線一天一班。

離開旅客中心,我開始懷疑自己在電話聽錯,為什麼還沒收到短訊。會不會反而是她叫我發短訊給她?看看車站地圖,旁邊男人跟我說話,我吓了幾次始終不知他說什麼。我懷疑我第一次吓之後他改講台語。他大概在做Discovery Channel的問巻調查,我說我是遊客,他便放棄,改為跟我聊天,第一句就問香港生活壓力是不是很大。我說到處都很擠,想說像年宵市場,但估計這裏沒有?於是問他新年會到哪裏。他說新年通常在家。他一定奇怪我說完擠怎麼這樣轉話題。現在想我只要說到處無時無刻都像夜市就會明白。我說話時又見到他皺著眉,聽得辛苦嗎。問的都是典型問題:一個人來嗎,住九龍嗎?喜歡飲茶?有在街上碰到過藝人嗎?聊的時間比預計長。

這時收到短訊,主人說她有事在外五點幾才回,叫我自己在信箱取鑰匙。去巴士站要走地下道。現在回看車站地圖,才知道我多次來回巴士北站(1)和火車站,全都繞了寃枉路,平白經南站(2),多走一點路又要等成功路的燈位。下小雨,懶得撐傘,北站一堆人。原來真是有條路線叫0左,還以為是民宿網站搞錯。不過這麼顯眼的錯誤也很難沒發覺。0左是小巴,上車一看可用悠遊卡,嘟後(台灣稱為咇)發現玻璃上貼上其他兩條路線的資料,好像是10號和11號。車內見不到任何0左的提示,忙問司機「這是不是0左路?」,他聽不懂,我再講一次,還是說「0左路」,他猶豫後說是。我不久後便知道他們叫「0左號」。司機問我去哪裏,我記得站名叫「臨安路海安路口」。我沒按鐘下車,因為我請司機到達時通知我。車經過大潤發和廸卡濃,是個大發現,而且和住處只隔一個站。到站後我問司機「康樂路」在哪,他又不懂,原來街名是「康樂街」。經他指示很容易地找到。好驚險的幾段對話。見到慶中街郭綠豆湯(是店名,慶中街在別處)我就知道對了,因為民宿網站有拍下它的綠色招牌。馬路對面是公園,男人站在器械上甩左甩右,憑兩張照片想像得到動作嗎?


順利地找到康樂街,再找門牌,也順利,剛進來的路口就是。主人叫我自己從信箱取鑰匙。鑰匙藏在信箱中或地氈底,一直覺得很難放得下心,要藏也找個難猜一點的地點吧。我在把信箱倒轉以倒出鑰匙時,隔鄰婦人看看我,也沒說什麼,證明這家民宿經常叫人自助取匙。一進去是條窄窄的樓梯。指示說上三樓,我知樓層的數法台灣和香港不同,一時不知即是要上幾層,只是很容易找就是。

進房發現沒有其他旅客入住。選了近門的下層床。咦沒有床單?床褥上綁住一張蓆。被也沒有?四張床都是這樣。選這家的原因當然是便宜,加上它一房只是四床,又不是膠囊倉,大加分。不過它有沒有民宿牌照的呢?

放下行李便出去。所謂放下行李其實是把拖鞋牙刷等物件從背囊倒去床上,同一個背囊變身daypack。這個背囊夠實用。要出去,遇到難題,鑰匙應該我自己保管?萬一應該留下而我取去,其他人便沒得進門?到時要急召我回去開門?短訊告知主人我到了,也問主人怎辦,等不到回覆,便把鑰匙放回信箱,出去。

出去之後不懂該怎麼走,逆走巴士線便最安全。附近似乎特別多寵物店?經過大潤發,記得要買剃刀,心想不用急便沒進去。大潤發前的丁字路口是國小,剛好放學,老師拿枝大棍,綠燈時攔住車讓學生過。後悔沒拍下。過馬路去國小那邊,之後往火車站的方向是左邊還是右邊呢?看紙地圖,是右邊,但左邊吃的多一點,便往左走。雖然是多一點,也找不到合意的吃。特別是一個客人也沒有的就小心先不要試。有家麵店有學生光顧,我便點餛飩麵坐下。這時有點餓。騎樓底路邊座位,機車經過有點吵,空氣也不太好,但往內一點的枱全都已有人坐。等了算有點久麵才來,不過不失啦,沒驚喜。吃完往左邊再走一點,發覺還是一樣沒甚看頭,便改往右邊走。這邊開始出現老舊的騎樓和內巷。比較多工具店。店內的木牌匾,樓梯,都有歷史感。



有私家車這家是個棄用的大舖,柱子粗高,拍不出雄偉感。原本是什麼店呢?連私家車也駛進騎樓底,每家店前的騎樓底總是被店自敷磗,兩店之間磗高家家不同,全屬自定。究竟這塊地屬公共還是私有?有沒有行人路這回事的呢?

路對面是可愛的店,看店面我還以為賣鐘錶,附近有老舊的鐘錶店。沒過馬路去看,回港後查店名才知是賣雪糕的。進入內巷有超舊的屋。推測得到巷和弄的意思。巷其實也有很寬的,機車可行。外面大街車聲嘈吵,一進巷立即清靜。



沒為意之下到了赤崁樓。附近的街還是很自在沒有變成大賣場。對面的四樓咖啡小巧可愛,用廣角和長焦距拍一下。這部相機是買二手的,喜歡它長焦距去到350mm。新型號有到500和750,拍到月球坑。以前的105mm很不夠用。今次是買後首次旅行用,表現好過之前那部,但長焦距好像對焦不對。祈福榜掛滿考試證。站在樓台的人總會被人拍,我剛剛也有人拍,我忙走開。他們卻很高興,叫了幾聲「Canada」,是否等於cheers或spaghetti?拍他們也是為了測試長焦距。







赤崁樓對面是山根日本料理,有留意地圖有寫,卻不知是人氣店。之後多次經過赤崁樓也沒試,走寶了。出來亂逛,一見全美戲院的手繪看板便知道是個景點。這條街不小,有很多吃的,到處都是雪糕店,可惜之後都沒機會再經過。齒科醫院的樣子夠舊。




開始感覺到地圖的比例,這條街去那條街地圖上這麼長,等於實際走多遠。比例比想像小,走沒多久已到下一個我在地圖上認得的點。譬如轉角便瞥到度小月。先不要吃,同一條街另一端也有一家。下一個街角就是林百貨,好近。中正路上珠寶店門外有保安坐鎮,裏面究竟是否在營業呢?有店員但不知在做什麼。林百貨果然夠堂皇,大門外有電子看板數店內人數,限約160人,現在只有26人,平日去真好。平面面積小巧,東西估計沒有什麼人會買。搭老電梯上頂層。電梯地面階磚舖著1932,如果是原磚就很厲害,不過它閒置的日子可能多於在用的。對角的土地銀行也很有趣。我從窗瞥進土地銀行,裏面樓底正常高,沒有高挑,樣子也現代得很,沒瞄頭。







從林百貨天台見到南邊比較多樹,走過去看看,看樣子似是豪宅,再往前走幾十步便見到小學閘口。不得了,小學那麽具氣派。台灣的中小學校都很大所(是香港的太小啦),有的有圍欄有的沒有,好一些具特別建築風格,可以來次旅遊,單單是看學校,也很夠瞧。警察局和郵局全國一個樣,學校卻所所不同。有些學校名字有「國民」二字,猜想是政府辦的,那名字沒有國民的就是私立嗎?依我看有和沒有國民二字的學校,比例一比一,難道真有那麼多私立學校?

很多樹兩旁一家店也沒有的路走到盡頭,又來到有得吃的街。今天決定多吃幾家店,少吃多餐吃到撐。轉左走府前路一段,有冰果店啊。再走幾十公尺,莉莉水果店?這麼快到。照道理應該先吃飽再吃冰,但既然都到了門口,先吃冰吧。猶豫一會怎麼下單,見到有紙自己畫,便放心了。去台灣五六次,從沒有吃過冰。這次來之前已經告訴自己要多吃。結果旅程之中一天吃兩三趟。環島時只是偶然見到冰果店,總覺得太大盤吃不下,又怕鬧肚子。這次心裏想著要吃要吃,到處都見到冰果店。不知是否南部愛吃冰。莉莉明明出名水果,我卻笨笨的點紅豆牛乳冰,沒試到莉莉的水果是否真的新鮮甜美。往後還常會見到我吃紅豆,全個旅程吃了不時兩年的紅豆量。拍照沒忘記用手指作比例,紅豆很大顆,山一般高的冰,一下子便幹掉,這就是人生第一盤台灣剉冰。吃完有點小冷。

似乎大家都會挑座位,剩下沒人坐的座位我便去坐,靠近洗手盤,不是很高興,有小蒼蠅。吃完打開地圖看,也不理一整個遊客樣。旁邊就是愛國婦人館,是古蹟無誤,看樣子猜不到可否參觀。反正已經天黑,就算有得參觀也不是現在。寫文時上網查一查,嘩很有古意的日式建築,上樓參觀要換拖鞋以保護文物呢,可惜之後再沒經過這裏。上網查夜市的開放日子。三個夜市武聖、花園、小北,全都在住處附近。並非每天開放,今天去武聖吧。

咦孔廟就在馬路對面,雖然是晚上,好歹去碰碰運氣。國小的圓形跑道有不少人在慢行。孔廟的草地部份自由出入,太好了。裏面燈光頗暗,有一些人在散步,可是也有點怕。有座自助借書機特別亮,於是乘著光拍了旁邊這塑像。網上找不到別人拍它,可能是臨時擺設。

鳳凰木是台南的特色,全台首學牌匾上的鳳凰木爆紅。剛好是五月中來台南,看到開花,算是好時節。一出孔廟對面的府中街一看就是文青熱點,晚上關門了,燈光還是不錯。



走到下一個路口,開山路口,好看的燈光完了,變成一般的街,要向左還是向右走呢?沒概念時向人多的方向走就好。左邊近火車站,所以走左邊,向圓環走。經過芳苑冰棒,有留意招牌,不知是好東西,錯過了啊。到圓環一看,那幢建築很像文學館,有沒有看錯呢?在圓環X青年路口的角落,一家攝影旁邊是邵師傅爆漿湯包,google街景見到的是前一手店。好想吃湯包。薑絲給得大方,香港吃的多是一籠四個,薑絲三四絲,有時每顆不夠分一絲,太過份了。湯包多汁,肉有點太實。筆記記錄了「麻麻好食」。現在看照片又想吃。下單時原本想用口講的,已經怯怯地打算開口,見到店的牌子寫著老闆重聽,請用紙下單,便放心地寫單。因為只點一兩件時,不知老闆會不會嫌我浪費他一張紙。後來在別店見到用過膠卡,配合類似木顏色又似蠟筆的紅色粗筆,寫完可以抹去。那枝筆用短了不是用刨的,是一圈圈地手撕。十顆55元,給五個十元五個一元,用掉零錢好開心。


已經飽,但今天是要吃到撐的,決定接著去吃度小月。圓環附近的路不好走,因為特色的消防大樓在裝修,看來又要活化。走到地圖上標示的在消防大樓旁的度小月,在重修!寫明五月幾號到廿幾號重修暫停營業。不只這一家,也見到另一家裝修也寫得清楚幾號到幾號。我在想的是,1)只十幾天度小月真的裝修得完?2)香港的除了連鎖店,不會清楚寫上開張日期。寫得清楚是對顧客負責任的行為。3)除了度小月,不少店也同在台南市有分店。剛說過的芳苑冰棒、慶中街郭綠豆湯、同記豆花到處都是、周氏蝦巻。一心去找老店,原來很容易遇到分店,不是很高興。而且多分店水準能保持嗎?4)到處都見到在裝修的店,有售地廣告牌如神農街要價四千萬,樣子像是開業不到兩年的店多得很。台南是不是現炒風?

走中正路去已知的另一家分店。這條街剛才走過,較多珠寶店。門面好堂皇,客人不多,要押的自動門我怎麼押也不動,勞煩在內的店員走過來押。一個人就坐小桌,也在那個觀光模樣的小爐旁。小菜類和炒飯類價位不低呢,其實只想吃擔仔麵,看著裝修不好意思只點一項幾十元的,便也點蒸肉圓。菜單有蝦巻,我知要吃周氏蝦巻所以沒點。店員問我「……菜?」,我說不要了吃不下,說了兩次。她在單子上寫「香菜」,我才知道她問我要不下香菜,忙說不要。她又問蒜頭呢,我說蒜頭可以。擔仔麵我早知是小小的一碗,肉燥仔細地放,不是隨意一勺的。蝦也是用心地放在中間。湯非常之油,少少鹹,好味。蝦是沒有味的……肉圓我有點怕它是記憶中的甜甜黏黏南部味道,卻也好,清爽,肉太硬了。下了很多蒜泥,吃到最後只有蒜泥味。要是一份肉圓是一顆就更好。共149元,本來感覺良好,拿單和錢到櫃台,老闆娘坐著看也不看我,我放下錢就走,一下子大扣分。


吃完往人多的方向走,就是中正路的西邊。這邊多年青人服飾和飲料店。經過戲院,這邊多人。多人的地方才多吃的,可是遇到多人便有壓力,沿著康樂街走回住處。康樂街暗暗的有點怕,經過有小花園的一緒二咖啡,在地圖記下,本想白天再來,但後來看網上意見,指它態度不好的多,便沒有去。

有個廟外在搭舞台,晚上還工作啊。經過之後補看資料,附近有個風神廟似乎是個厲害角色,光之廟宇云云。我是否錯過了什麼?旅程最後一晚特意回來找風神廟,結果還不是這個外面在搭舞台的廟。

經過康樂街X神農街,見到我常從圖書館借的台灣文青生活書中見到的店。腰高的燈放一排,街就有味道了。有店外掛牌提醒遊人別騷擾到裏面。Taikoo的裝修是好,可是覺得做作。


走到腿酸才到住處。以為會見到主人,怎料也不在。沒其他住客,大樂。雖說跟其他人互動是好,但一人獨佔一房還是很高興的。洗澡後換掉臭臭的衫,不揹背囊,只帶錢、水和電話出發去武聖夜市。不帶相機就不用擔心被偷,帶電話是要導航。去的路暗得很,兩旁什麼也沒有。由於暗,覺得走了很久,終於一個轉角之後面前是偌大的空地,很多燈很多人,和,很靜!非常意外,完全聽不到聲音。我一路走一路留意,走到二三十公尺前才聽到少少聲。入口的糾察在指揮車進出停車場,糾察也沒有吹BB。店家不放強勁音樂,只有很少店家會叫賣。這當然是協議好不騷擾民居,只是大家可以守得住也不簡單。

夜市除了吃的玩的還有賣用品,有賣衣服像女人街是意料之外。飲食店和衣服用品店分隔在不同的街,飲食店之中大油煙的鐡板燒店又在數條飲食街的中央。我問了兩家手機保護膜店,只有一家有我的舊款,不是我心目中的五十元級數,而是超硬膜二百元,便沒買。吃的有鹽酥雞之類猜到會有的;有鐵板牛排!覺得吃街邊店竟然坐下吃個鐵板燒是神奇的事,所以第二天我有試;有壽司店!一個顧客也沒有。我沒有細看它的餡料,但怎麼說也貌似會食物中毒。第二天在花園夜市也見到這店,也是一個顧客也沒有。很多店都寫明星期一三這個夜市,二四另一個夜市這樣。所以沒有全部夜市都去的需要。近入口的沙威瑪人氣旺盛,我想吃,但怕太撐,畢竟是個大麵包。它生意好得旁邊的店豎個牌說排沙威瑪到此就好。另一角落的沙威瑪幾乎沒人光顧,麵包樣子也實在不討好。幾個夜市之中武聖算小型,只幾條街便逛完。

選了燒雞排而不是炸的。我買時旁邊有條四五人的隊,我沒有排隊便付錢,只是也乖乖的等到大家取完才到我。逐塊現燒的呢,而且老闆會不停地用剪刀剪去燒焦的部份,很用心的,這點大讚。燒完剪成小塊入盒。跟前一個人一樣選椒鹽檸檬味,不過是用噴壺噴幾下味汁,卻幾好味,量大兼滿足,很久才吃完。衣服沒興趣看,玩的有氣槍射氣球,看樣子很容易射吧?有典型套圈圈,好像是三十元一串圈,一百元五串。一串有廿幾個圈。想起香港維港那個廿五港元抛三個圈,三個不是三串。吃完不口渴,只是怎麼也想試點喝的。選了布丁牛乳便中大伏,量小,淡味,大塊冰底。還沒走到出口已經喝完。趁有垃圾筒趕快丟掉空杯。才走回住處不久便肚瀉,一定是大伏布丁牛乳害的。要是在夜市多留一會便麻煩了。沒事做多洗一次澡,怕太涼沒有開冷氣,應該計劃明天行程,但睡了。今天是真的悠閒地逛,只因為還沒知道有什麼好看。之後幾天吸收多了資料,想去這裏又想去那裏,想吃的東西又遠多於肚子容納量,心情變得沒放空。

2016-05-15

七天全留在台南之五,與芒果冰無緣

2016年05月15日(日) 晴

早上醒來,新住客還在睡。穿全都洗乾淨的衣服出門開心。丹堤的早午餐豐富,可惜太晚開門,總吃不到,便去街角的85度C。蛋糕的樣子不錯,每款有號數,下單不用手指指。下單小女生一開始問了條問題,我亂回應,結果是問外帶嗎,所以最後我拿著外帶袋子又回到座位坐。然後點飲料,心想要多坐一會計劃行程,所以點大杯,大杯飲料真的好大。買飲料又被問選項,小女生好像問我「冰糖?」,我勉強記得半糖這個答法。她再問冰呢,我一時不知怎答,亂說一半吧,見她笑笑口,我問她該怎說。她說半糖少冰。半糖少冰我是懂的,只是一時想不起。按機器的下單店員笑容可掬,在香港找不到吧。

這個街角有點髒,又有蒼蝿,全部座位沒人坐,但要找個乾淨又不吃路邊灰塵的位不容易,從照片也見到我的桌子有弄翻的咖啡渣。丹麥菠蘿包沒拍到,筆記寫著好味。蛋糕盒小巧又堅固,還內附叉。長膠袋袋住大杯加蛋糕盒剛好。少冰的冰依然不少。吃完便再想昨晚的問題,要不要去奇美。今午後停止預約,還是現在先預約再算。



回住處,新住客剛好離開,是個胖子,在狹窄的樓梯互相禮讓一會,這就是我們唯一的對話。小休後再出門,去搭3號巴士,站上有個老人在等車。車來了卻擠滿人,既然這個班次人多,為什麼發輛廿幾三十座小車呢?老人二話不說離開,我查了查地圖,走去十字路口另一條街的車站,就在小北百貨附近,老人已經在那裏。這個是0右號的站,之前兩天想搭也剛錯過車的站的前一個站。老人跟我講些什麼,我說我不會聽,他改用國語說沒關係,但沒再用國語再問他的問題。我上網查到車3分鐘後來,告訴他,心想他不外是問這些。為什麼一連三天早上坐車都多波折。

台南公園離火車站不遠,地圖上看來很大,每次坐0左0右都經過,既然改坐了0右,便在此下車看看。去公園週日好過平日,因為人多也不會擠,而人多更好看人家的活動。公園內的湖心亭和九曲橋又是中式教堂那種蔣氏風格。下面兩張照片是在同一地方拍的,為了比較最遠和最近焦距。好多人在公園行路,看得出並非沒事做在散步,而是我要做運動的行路。不少外勞聚集。


有點小迷路後走出公園,公園旁的巴士站有車去台灣歷史博物館,省回走去火車站的力。車廿分鐘後才來,人已經到站,要離開站去別處等再回來,心裏總是不安,所以只好白白站廿分鐘。當時不知道藝術村就在附近,不然一定會去看。搭車的外勞不少,都說只有幾類人會搭巴士。博物館在好遠的新開發區,駛到快到達時馬路兩旁頗荒蕪。還在想尾二站還是最末站下車較近,到了尾二站時司機已叫全部人下車。這裏真是冷清,對面的新房子還沒入伙吧,竟然有餐廳,有7-11,誰光顧?還沒下車已見到館外空地非常多人,有點擔心。週日也不用那麼多人吧。下車走到館的路其實短,但新建的空地上的樹新種仍矮,四處完全沒遮蔭,所以走得辛苦。去到入口有點奇怪,免費?原來今天國際博物舘日,難怪都處都是人。入館後最開心的是發現儲物櫃。雖然放下背包,還是有很多東西要跟身:手機、相機、護照、水。洗手間和裝水器簡直是一堆人,我去裝水,沒水出,義工講了一些什麼,大概是水裝完了。奇怪,我以為這機器連著水喉即時過濾水,怎麼會裝完水。再看它笨笨的大如雪櫃,難道內裏是儲水的所以真是儲的水被裝完?


很快便發現文物如什麼條約、地圖等大多是複製品,心裏一沉。那些文物可能是學校課本會提及的,很重要的東西。舊照片的視頻可看,因為舊照片無需看真跡,可是我按鈕看甲片段,死小孩來亂按成乙,按後他又不看,我按回甲,另一個死小孩又來按,我始終看不到。在文學館我想跳看又不能,一開始一定要看完才可看另一個,這裏我想好好看完一個又不能。大部份人都不看展品,而是擺甫士拍照。放支犁耙出來然後人人拿著它作狀拍照,和木板開個圓形讓人穿頭出來拍照當如穿了民族服裝一樣無聊。這裏有實物大的建築物立面看,巴洛克、大正時代等等。

去到近代就是經濟起飛、民主訴求這些。台灣製造電腦零件是大宗我知道,不知道的是高爾夫球棒和網球拍曾佔世界生產的九成。至於民主訴求部份,看來這個館是民進黨策劃的吧?最後是民眾捐出展品部份,竟然有這樣的撲克。


回去的巴士半小時一班,算好時間便要走。出館後才看看外面的花園,可以說大而無當,太少樹,外面的人都躲在遮陰下。參觀完的結論是,好在今天免費,不然會失望透。在巴士站有一家大小在等車,難得見到一家人不駕車來。這部車也有手機充電裝置,這次知道車程有點長,利用一下,也記住一直拿在手裏以免下車忘記取。這個裝置一看就是後加的,隨便在街上買一個再加上車廂上。

到火車站前四五個站,見到一堆房屋,看來像公共屋邨(國民住宅),而且不太老舊,似是廿年前蓋的。一直沒有注意到國宅的存在,資料說僅3.5%的房屋是國宅。下午想去東區,其實巴士直去,但前天想好要吃Mos Burger,於是又在火車站下車。點了炙烤雞珍珠堡、雞塊五件、大冰紅茶。炙烤雞那麼困難的詞語當然不是用講的,叫一號餐不就是。以為在快餐店點餐手指指易辦事,忘記了Mos特別多選項,又被問到「唔、唔」亂答。店員沒問我雞塊要什麼醬呢。漢堡的包裝不是紙,是類似防撞綿紙。米堡是吃這餐的理由。



拿著盤上樓找座位,全部都被學生佔據,攤開書本溫習。情況嚴重到店方貼出告示叫人溫習還溫習,有顧客找座位請讓位。我混在學生羣中的一個向街外位置。坐在Mos樓上向街座位,也是以前香港還沒有Mos之前在台灣有印象的體驗。對面是郵局,郵務大樓竟然會出租廣告位,看來怪怪的。中華郵政歷史算到清朝,也是看來怪怪的。


吃完拿盤去清理,這個行為在香港是不會做的。然後見到這個,太驚訝,第一件事想到的是,對啊這樣叠起來垃圾體積可以少四五成。再想不對,人家是拿去資源回收,不是叠起來丟進垃圾筒。再想紙杯不是有層防水蠟嗎,真能回收?別人願意花工夫分類,還建設備來實踐(這設備不只是放個盤就算,要安裝出入水口),無論如何,見到便汗顏。


吃完見時間尚早,去南方公園的又是同記安平豆花,這次點白豆花,檸檬,紅豆,不加奶,因為加奶便不可以加檸檬。要檸檬是想測試好多年前吃的那個檸檬味,是否真的如記憶般難吃,果然不搭配,假假的洗潔精香味。全店都是人,吃完便要馬上走。走時要自己收拾盤子嗎?不見店員來收拾,我帶著疑惑,沒收拾離開。鄰座剛坐下,應該是也要佔我的位,他拿盤子去收拾。唔,看來我當了壞人。

因為豆花吃得不滿足,走去前天經過的寮國咖啡,一心想光顧,但今天公休。多數店都不會週末公休,怎麼給我遇上。無奈白走,又坐車去台南文化中心。路過巴士站的香港人家庭說今早很少人,現在很不同。一去到文化中心見到奇怪地多人,原來下午有活動。什麼議員在發言,說有幸誰誰誰老遠從高雄來參加。難道以他們的活動範圍來說,高雄真是很遠?我去廁所,出來嚇死我,表演節目是大媽跳羽扇舞,一把扇一個字,排成「XXX議員辦事處」,完全是《狂舞派》劇情。怎麼那時會懶得取出相機呢?

文化中心對面街是巴克禮公園,地景特別,文化中心水池的水流過路的底下駁到公園,公園的水道也沒圍欄,小溪兩旁的草坡小巧,人行道不比水面高出很多。再遠一點可能是新翼?看上來禿禿的又方正,和這邊彎彎曲曲的流水線和高樹很不一樣。看別人的照片,冬天來可看紅黃葉。也是別人的照片,「本區為自然落葉區,落葉不予清除」,厲害。這個公園拿獎的呢,沿湖走一圈覺得很舒服。

回到大街,有人牽住隻大狗,狗一隻耳受傷,完全包紮住之餘繃帶還繞頭幾圈,整個似梵高像,人人經過都看牠。在公園旁的7-11加值200,店員失敗多次,另一人來協助才弄好,可能因為我的悠遊卡是舊式。店員說原本餘額是多少多少,我說「我知道啊」,聽來像不耐煩,其實沒有。吃Lotte牛奶巧酥雪條,是cookies and cream味,好大塊,好味。可惜座位髒髒的,兼有煙蒂和煙味。

回去文化中心的草坡,一些人坐著沒做什麼。這時遠處的表演活動是色士風,配合懶洋洋的氣氛。我也小坐一會,這是《大碗島夏日的星期天午後》。在這裏觀察過馬路的人,邁步前都不看車,證明車一向都守法。民宿主人發短訊,今晚又有新住客。她又介紹我去花園夜市,我才不要週末去夜市。

旁邊是誠品,一角是台南文學展。讀到台南市的武德殿最宏偉,在小學裏面,做了小學的禮堂,怪不得看地圖找不到。想想小學的畢業禮在武德殿舉行,真真不得了。只限週末開放。現在已經五點幾,坐車去得來多數已關,還是搏一下。馬上趕去坐車,巴士站旁的食店很簡單,不同於市中心的觀光型。坐完3號轉6號,到達已天黑,當然已關門。什麼都沒做過,白坐車,又坐回東區。找3號的巴士站,問路於老伯,他說右轉走一百公尺就是。為什麼人們都說得岀準確的距離呢?香港人不會估距離。我右轉後進錯街口,走了冤枉路,到巴士站時巴士剛到。東區警局的外表竟然不跟標準,好可愛,局前排列好多新淨的電單車。

回來東區是為了吃鬼椒一番鍋,沙茶鍋、沙朗牛100g。不知沙朗是否就是西冷。坐在近門口對街外的桌,一個人樣子看來好孤單。點菜沒兩分鐘便全上來,一盤菜早排好陣勢,一端上來就是。材料的確夠多樣。實相和菜單上的照片幾乎一樣,只是這點已經很好。所謂沙茶鍋不外是標準鍋搯一匙醬,菜單寫著沙茶鍋不可加湯,店員卻主動告訴我其實可以,只是加的是普通高湯沒有沙茶醬。沒得自助混醬呢。煮得太久,芋頭和豆腐都整塊消失了。吃得最豐盛是這餐,可是並非最好味。甜品是寒天一小塊,不是雪糕呀,不高興。


坐巴士,後座兩個香港少年用學生卡乘車,來唸書的?按鐘下車,看不到車是否到站,車停了我沒走去下車門,司機有點不耐煩揮揮手叫我下車。資料說風神廟很厲害便徒步去看,在巷弄轉幾個圏才找到,不就是第一天看過的。廟前的舞台在拆,我去看要經過拆台員工。有個小塔在早前地震掉下來,現在一堆石頭堆在旁。

附近吃的不缺,由於昨天的芒果切片太失望,今次吃芒果冰(140元)。店近乎全滿,收銀處的店員問我坐哪裏,我指了指一個空位。店員問黑糖還是白糖,唔,芒果冰有黑糖的嗎?又問甜度,我說正常甜。收我55元,我已知不妥。拿著票去完廁所座位已被佔據。我坐另一桌,坐一會沒端來,我去問,店員早知道有人買了票沒取貨,問我「八寶冰是吧」。八寶冰?芒果冰為什麼可以聽錯八寶冰?下單時排我前面的人是點八寶冰的,希望只是店員腦子不靈,而非我講得太差。算了,店名叫家鄉八寶冰,當自己意外吃到鎮店之寶(可是看人家文章,豪邁水果冰才是王道)。要在十幾種材料之中選六種,選了雙份鳳梨、愛玉、仙草、蓮子、杏仁豆腐。

回住處,兩人在客廳。我坐下聊天,二人好像是中學同學,一個剛當完兵。我說當兵可以摸槍啊,又問犯錯被記名會怎樣,他說記夠幾個名,取消放假。多久放一次假呢?原來也是週休二日,舒服啊。我問他們認識人當兵當到去太平島嗎,兩人竟然不知道太平島。我說是在南中國海,台灣實際控制的一個島,他們說二戰時候才有吧。我以為國土範圍學校會教,現在經過南中國海訴訟,台北也抗議,他們也許會知道。

我問住屋租金,回答說六坪雅房約3000元。後來上網查,的確是。六坪有多大我不知道,叫他比劃,雅房套房是什麼我也不知道要問他。我說這樣的房在香港要三萬元,十倍啊。這樣子算來,每天五六百元一個背包客床位,豈不賺很多?還沒算大部份民宿無牌照無監管。香港重慶大厦的床位也不用一千台幣。

一人想去大陸旅遊,我說去大陸旅遊不是很值得,這樣遻應該聽來怪怪的。我說在陸常有拉客的人,他拉南下的客,你明明要北上,他還是要拉你,好像只要價錢便宜一點你便會改程。他說想去西藏,那裏人應該好一點吧?我說剛才的拉客者就是在西藏。談了很久好像也不投機,我去睡,他們出外。不久回來坐在客廳,我去廁所,問是否吵到我,我說沒有啊。三個人住,電插座全都被徵用。明天行程不用想,去到美濃再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