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-12-05

死可怕嗎﹖可怕在甚麼地方﹖「是死亡所代表的失去」﹖「對死亡一無所知而感到害怕」﹖「害怕步向死亡的痛楚」﹖「不捨得」﹖「害怕死時心願未了」﹖「寧願沒有徵兆突然死去﹐還是經過一段時間的病痛才去世」﹖「至愛的死亡﹐對在生者構成甚麼意義」﹖「假如我患上絕症﹐我會……」

去了牛棚書展﹐買了《訪問死亡——大學生的生死筆記》。這本書紀錄了嶺南大學「生死學」課程 的學生對死亡的看法﹐當中不少都有喪親的體驗。中國人社會很少談死﹐難得見到這麼多人講述自身的體驗和看法。誠意推薦。

對我來說﹐死最可怕的是痛楚。我寧願沒有徵兆突然死去﹐不嫌貪心的話﹐最好一睡不起。我覺得我在世也沒有得到甚麼﹐所以都不怕有甚麼可以失去﹐也說不上怎樣捨不得。要是有甚麼宏願﹐很在意要把它實現的話﹐也不會讓自己過着如今日日如是的生活吧。對死亡一無所知﹐我倒不認為是件讓人害怕的事。我去一個陌生的國家前﹐都會很緊張﹔但去一個到過的國家的陌生的地方前﹐倒沒有這麼緊張。可能我的不安來自另一種語言、貨幣、交通和生活習慣。到埗前緊張﹐一到埗便覺得不外如是﹕也沒有很不同啊。我很喜歡在旅途上這種充滿未知的不安。當時很辛苦﹐過後便是樂趣。假設人死後仍有知覺﹐那麼死亡大概也像去一趟陌生的旅程﹐雖然沒有可靠的旅遊書介紹那個國度的風土人情。可怕的倒在於只有單程車票﹐那邊無論是好是壞﹐都回不了頭。既然回不了頭﹐只好在這邊儘量把風光能看多少是多少。

書中說﹕「年青的同學大半選擇前者(寧願沒有徵兆突然死去)﹐他們感到﹐如此才夠灑脫﹐更重要的是﹐毋須忍受疾病的煎熬」﹐「有過近親死亡經歷的人﹐卻不會如此想」。他們都很難接受近親突然死去﹐很多都因為無法償還對方的愛而內疚。

我自己步向死亡之路寧願長或短﹐想這個問題時還要考慮親人的感受﹐我想像不到。這個跟我對家的疏離有關。跟朋友談起我早前的長途旅程﹐F說她「也愛去旅行,卻總是期待結束後回家的感覺」﹔HY說她也是﹐我說我從沒有這個想法﹐她說我「很不正常」。都說家是最後的避風港﹔但我家在高層﹐向東北﹐一半面向大帽山﹔冬天刮大風時我家永遠較街上更冷。這種物理上的冷多少也投射到心理上。當然我家各人之間的老死不相往來﹐才是叫人對家抱疏離態度的主因。那年上課﹐我談到我喜歡抽離﹐一個同學對我說的一句話很精要﹕「那許你沒有試過認真對待一件事」。

大部份親戚我每年最多只在新年見一次。其中一些過身時﹐說實在﹐沒有感覺。於我最親的兩個﹐一個是伯伯﹐一個是婆婆。那年中五暑假在家閒着﹐接到電話﹐說伯伯快不行了﹐要我通知爸爸。那時爸爸駕小巴﹐我走到站頭﹐逐架車看裏面的司機是不是我爸。爸每天駕的路線不一定一樣﹐所以有可能那天他跟本不走那條線。我找了很久﹐找到了﹐跟他說了﹐之後我便回家。他似乎仍要上班﹐走不開。我回家後不久又接到電話﹐伯伯去了。爸爸應該趕不上到醫院。之後便是我生平第一次進殯儀館。

婆婆過身時是聖誕新年之間﹐我在法國Strasbourg﹐那時要找在英國的姐買飛機票﹐姐在電話說婆婆快不行了。我一個人在外﹐也沒有甚麼做得到。三數小時後﹐姐打來說﹐去了。我也沒有打電話回家﹐也沒有飛回去。後來媽媽跟我說﹐不敢要我回家。

爸媽都老了。近年想起﹐也怕他們去的一天來臨。怕甚麼呢﹖我怕的是那個轉變。

註﹕那個「生死學」課程﹐是不是這個﹖ http://www.ln.edu.hk/philoso/PHI222(homepage)/about_course/about_course.html

又﹕在Google查不到這本書﹐看看版權頁﹐原來出版日期是2006年12月﹐新書啊。也許要等一陣子才可以在書店見到它。

technorati tag:

8 comments:

fa said...

都說人生無常。小時候一直認爲該讓生命的每分每秒都燦爛,隨時離開都“無悔今生”...未免過分天真。
放不下的,都是人。
很同意人生就是一張單程票。路上的風光錯過了就不能回頭。
思念也是一道風景綫。曾經有人在自己的生活裏畫上一筆,即便不能沿途結伴,還是精彩。

Anonymous said...

如果你有興趣

http://www.ln.edu.hk/philoso/life_death/

不過這課好像不(常)開了。
如果每個學年都談論生死,像一條巴士循環線般,不太適合吧。

kafailo said...

多謝啊無名君。

kafailo said...

無名君,你有修過這個課嗎?

Anonymous said...

只修過這老師的其他課
(不錯的老師,常在節電節裡踫到她),
也聽其他修過這課的同學講起。

不過,就算再開亦只能旁聽吧?

kafailo said...

節電節是甚麼?

Anonymous said...

是「電影節」,哈哈

vvv said...

請你去看《最後的嬉皮》(The Music Never Stopped)。